本报讯 (记者李 娜)昨日,天津职业大学召开“天津市福老基金会 奖教金奖学金及现代学徒制”表彰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该校公共管理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取得实效,为破解养老行业供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一种教育改革尝试,该项目2018年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目前养老人才需求快速增长而大学生对养老行业认知偏低情况下,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学生认识、认知、热爱养老行业的新途径。
据了解,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人群成为“被养老群体”,我国养老行业已经出现需求快速增长,但养老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社会对养老工作认可度偏低,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首先在报考学校时就不愿意选择养老类专业,即使选择了养老类专业将来也不愿从事养老事业。”天津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说,“为鼓励学生就业,天津市福老基金会支持天津职业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给予愿意毕业后留津从事两年养老工作的学生一半学费奖励,只要申请即可获得。但即使这样,2015年以前该专业仍有30%至50%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养老行业。”
针对这种情况,天津职业大学从2015年起着力探索改变学生认识、认知、热爱养老行业新途径,变“学生学习结束到企业实习”为“学习中间(大学二年级开学)去养老院学习”。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教学,每周师傅带徒弟进行半天操作技能培训,每个月由养老院院长讲授养老院运营知识与技能。学生在为期半年的养老院实习中,亲自动手护理老人,至少在3个岗位上轮换,适应养老院内的不同工作。
“通过实习,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对养老行业的认知、认同,最终毕业后自愿到养老机构工作。”该校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建石说。
《中老年时报》(头版倒头条):天津职大教育改革尝试破解社会养老人才供需矛盾 “师带徒”让年轻人认同养老行业